各学院、参赛团队:
为进一步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教育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相关文件等精神,充分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功能,有效推动“专创融合”和赛事成果转化,促进我校双创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升级,助力形成申硕攻坚新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成果,现正式启动2023年度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体在校生或毕业五年内(2018年6月)学生。
二、参赛要求
结合校情和省赛国赛要求,校赛分3个组别:本科组、高职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组(简称红旅组)。本科组参赛项目负责人须为本科学生,高职组参赛项目全部成员须为专科学生,红旅组参赛项目成员本专科学生均可。鼓励跨校、跨院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3-15人。
三、赛程安排
组织工作 | 时间安排 | 具体内容 |
项目挖掘培育 | 2022年10月15日——11月10日 | 广泛进行宣传动员,进行项目指导、挖掘和培育,完成项目团队组建、项目材料撰写等工作。 |
项目报名 | 2022年11月25日前 | 参赛团队于11月25日下午5:00前,提交网评版PPT至参赛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各学院对项目相关电子材料进行汇总,于11月26日下午5:00前将项目资料连同经学院推荐排序的《参赛项目排序报名信息汇总表》(附件1)打包发送到校赛邮箱405324121@163.com。 |
校赛训练营 | 2022年10月中旬-2023年2月下旬 | 分期开展校赛备赛训练营,由创业学院负责举办相关宣讲、培训、讲座、模拟路演等活动。 |
初赛工作 | 2022年12月15日前 | 各参赛团队提交网评版PPT、《商业计划书》至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各学院统一打包后发送到校赛邮箱405324121@163.com。创业学院组织评委专家对项目文本材料进行线上评审,确定复赛名单。 |
复赛工作 | 2023年1月15日前 | 创业学院组织评委专家对项目的路演表现进行线上评审,最终成绩作为入围校赛决赛的依据。 |
决赛工作 | 2023年2月28日前 | 创业学院组织评委专家对参赛项目文本和项目路演表现进行评审,最终成绩作为入选省赛选拔训练营的参考依据。省赛选拔训练营具体入选项目根据省赛名额、赛道分布和项目成熟度综合决定。 |
省赛选拔训练营 | 校赛完成后——省赛推荐报名截至前 | 分期开展省赛备赛训练营,除相关培训、讲座、模拟路演等活动外,由创业学院和各项目所在二级学院联合聘请专家、创业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
省赛推荐排位赛 | 待定 | 创业学院组织评委专家对参赛项目文本和路演表现进行评审,按照综合成绩高低作为推荐参加省赛的依据。 |
四、项目评审
1.初赛评审规则
书面文本材料评审。按照参赛组别,由创业学院组织3-5位相关专家对项目参赛文本材料进行评审。成绩取平均分,评审结束后公布复赛入围名单。
2.复赛评审规则
项目路演评审(不设置答辩环节)。按照参赛组别,由创业学院组织3-5位相关专家对项目的路演表现进行评审。成绩取平均分,评审结束后公布决赛入围名单。
3.决赛评审规则
书面评审与现场答辩并重,按照参赛组别,由创业学院组织5-7位相关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评审结束后公布校赛决赛成绩,作为入选省赛选拔训练营的参考依据。项目评审要点参照附件2。
注:未参加校赛,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直接入围省赛选拔训练营:(1)历届省赛获奖项目;(2)由毕业生或在校生担任公司法人,并产生年流水超50万的创业项目。
五、奖励政策
1.大赛各组别分设金、银、铜奖,奖项数量根据各组别具体参赛数量决定。获省赛和国赛奖项队伍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学校根据政策进行认定后予以相应奖励(详见附件3和附件4)。
2.大赛设学院优秀组织奖2项,根据各学院参赛总数和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各学院参赛情况纳入部门年度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考核。
3.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给予获奖团队成员二课堂学分认定。
六、工作要求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广泛动员师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重点鼓励历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校友创业项目、博士站工作项目、产教融合项目、学科优势项目、科技成果转换项目、一带一路项目、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参赛。各学院应指定专人做好报名组织工作,同时做好参赛团队和参赛项目的培育和打磨等各方面保障工作,确保参赛项目质量和数量。
2.国际赛道和产业赛道参赛工作通知,后续另行发布。各学院须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对于产业赛道,各学院需提前建立具有较好与行业龙头企业有合作基础和条件的项目库;对于国际赛道,各学院需建立具有海外学籍资格的人员库。
3.按照教育厅往年大赛文件要求,学校参赛学生人数不低于在校学生人数的15%。待新一年报名系统开放后,各二级学院须组织参赛团队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org.cn/)完成注册报名。根据各二级学院学生人数、历年参赛情况及省赛推荐名额分配情况,校赛有效参赛项目数量要求如下:
序号 | 学院名称 | 本科组、高职组项目数 | 红旅组项目数 | 学院组织联系人 |
1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11 | ≥3 | 李雪莉18892686988 |
2 | 机械工程学院 | ≥12 | ≥3 | 倪成员13567048900 |
3 | 建筑工程学院 | ≥11 | ≥3 | 杨卓焯17858963255 |
4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11 | ≥3 | 邵江明13957233664 |
5 | 商学院 | ≥9 | ≥4 | 郑 强18892694156 |
6 | 教师教育学院 | ≥17 | ≥4 | 赵盼盼19557075399 |
7 | 外国语学院 | ≥6 | ≥4 | 杨丽娟18305706609 |
注:每只队伍按照10人计算。
4.校赛时间安排、项目讲座、培训辅导、模拟路演训练等信息通过QQ群和钉钉群形式发送。校赛QQ群号为126593197,钉钉群二维码如下:

5.联系方式:0570-8026537,16622892015 创业学院项慧玲、夏云忠。
附件:
附件1:参赛项目排序报名信息汇总表.xlsx
附件2: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docx
3.《衢州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衢院教[2022]14号)
4.《衢州学院关于 2022 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补充意见》(衢院人[2022]20号)
衢州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委员会 创业学院
2022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