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赛的通知

发布人:创新创业学院  发布时间:2025-02-28   浏览次数:10

各学院、参赛团队:

为进一步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功能,有效推动“专创融合”和赛事成果转化,促进我校双创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升级,助力形成申硕攻坚新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成果,现正式启动2025年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体在校生或毕业五年内(20206月)学生。

二、参赛要求

结合校情和往年省赛国赛要求,校赛分3个组别:新文科组、新工科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组(简称红旅组)。毕业生作为负责人的项目需为创业类项目。鼓励跨校、跨院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为3-15人。

三、赛程安排

组织工作

时间安排

具体内容

项目挖掘培育

2025225——325

各二级学院广泛进行宣传动员,进行项目指导、挖掘和培育,完成项目团队组建、项目材料撰写等工作。

项目报名

2025325日前

各学院325日下午17:00前将经学院推荐排序的参赛项目排序报名信息汇总表》(附件1)打包发送到校赛邮箱405324121@163.com

校赛培训

202524月

创新创业学院负责面向全校开展相关宣讲、培训、讲座、模拟路演等活动。各二级学院针对院级选拔开展针对性的各类培训、项目打磨活动。

初赛工作

2025430日前

各参赛团队提交网评版PPT计划书PDF商业计划书,以“项目名称”命名,发送至学院,各二级学院统一打包后XX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项目”命名,发送到校赛邮箱405324121@163.com创新创业学院组织评委专家对项目文本材料进行评审,确定决赛名单

决赛工作

2025520日前

创新创业学院组织评委专家对入围决赛的项目进行路演答辩评审,决出校赛金银奖项目。校赛成绩作为后续入选省赛选拔训练营和重点培育项目的依据。

四、项目评审

1.初赛评审规则

书面文本材料评审。按照参赛组别,由创新创业学院组3-5位相关专家对项目参赛文本材料进行评审。成绩取平均分,评审结束后公布下一阶段赛程的入围名单。

2.决赛评审规则

现场评审采用路演+答辩的方式,按照参赛组别,由创新创业学院组织5-7位相关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审结束后公布校赛金银奖项目。项目评审要点参照附件2,具体赛道组别参照附件3

注:历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互联网+)”“挑战杯”(“大挑”的科技发明创造类和“小挑”)省赛获奖项目不参加校赛

五、奖励政策

1.大赛各组别分设金、银、铜奖,奖项数量根据各组别具体参赛数量决定。后续获省赛和国赛奖项项目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学校根据政策进行认定后予以相应奖励(详见附件4附件5附件6)。

2.大赛设学院优秀组织奖2项,根据各学院参赛总数和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各学院参赛报名情况、院级选拔和培育工作省赛和国赛获奖情况纳入部门年度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考核。

3.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给予获奖团队成员二课堂学分认定。

六、工作要求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广泛动员师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重点做好以下几来源的项目挖掘与参赛动员工作:

1重点关注历届创新大赛、挑战杯省赛、国赛参赛但未获奖项目。

2重点关注学生已获得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项目。

3重点关注毕业五年内校友的创业项目。

4重点关注博士工作站、各类人才培育和孵化的项目。

5重点关注有各类创新奖和成果奖支撑的项目。

6重点关注校企合作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

7重点关注实现科技成果转换和地方服务中成果得到应用的项目。

各学院指定专人做好报名组织工作,同时做好参赛团队和参赛项目的培育和打磨等各方面保障工作,确保参赛项目质量和数量。

2.国际赛道和产业赛道参赛工作,后续待教育部通知发布后再另行发布。各学院须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对于产业赛道,各学院需提前建立与行业龙头企业有较好合作基础和条件的项目库;对于国际赛道,各学院需建立具有海外学籍资格的人员库。

3.按照教育厅往年大赛文件要求,学校参赛学生人数不低于在校学生人数20%2025年省赛报名系统开通后,各二级学院须组织参赛团队完成注册报名。根据各二级学院学生人数、历年参赛情况及省赛推荐名额分配情况,校赛有效参赛项目数量要求如下:

 

序号

学院名称

总报名项目数

学院组织联系人

1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14

谢林鹏 19557000429

2

机械工程学院

15

范梦琳 15757468407

3

建筑工程学院

14

邵江明 13957233664

4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14

兰夏晨皓17858944160

5

商学院

15

谢璟晅19557022497

6

教师教育学院

21

柴一涵 19816823800

7

外国语学院

10

宋雨璇 19858038884

注:每队伍按照10人计算。

4.校赛时间安排、项目讲座、培训辅导、模拟路演训练等信息通过QQ群和钉钉群发送。校赛QQ群号为126593197,钉钉群二维码如下:

 

5.联系方式:0570-8026537,16622892015 创新创业学院项老师、夏老师

 

附件:

附件1:参赛项目报名排序信息汇总表.xlsx

附件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评审规则.docx

附件3: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pdf 

附件4:衢州学院关于印发《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的通知.pdf

附件5:衢州学院关于印发《关于2022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补充意见》的通知(衢院人〔2022〕20号).pdf

附件6:衢州学院关于印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专业技术职务“直通车”评聘办法(试行)》的通知.pdf

  衢州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委员会 创新创业学院

20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