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解读赛事规则,提升参赛团队实践能力,推动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7月2日晚上,创新创业学院线上举办了“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赛事解读与参赛技能提升”线上专题讲座,为即将参加第八届“建行裕农通杯”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的师生团队提供专业指导。本次讲座特邀浙江财经大学创业学院院长童夏雨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为有志于参与本届大赛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充实、启发性强的指导,110余名我校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童夏雨教授深刻阐述了大赛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意义,强调大学生参与的价值。他详细解读了大赛乡村出题、高校答题、真题真做、助推落地的核心模式,介绍了包含招标村和自选村的主体赛以及专项赛的设置,涵盖乡村规划设计、产业创意、人文公益和未来农业科技四类赛题。

针对参赛团队最关心的作品创作要求与技巧,童教授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建议。他特别强调“实地调研”是成功的基础,要求参赛者必须深入乡村,摸清资源禀赋、发现核心问题。在创意构思上,他提出了形象化的“树干-树枝-树叶”模型:作品应聚焦一个核心主创意(树干),并围绕其衍生出多维度的、可落地的具体创意分支(树枝)和细节(树叶)。同时,他提醒参赛者注重方案的可行性与“花小钱办大事”的实效性,避免脱离实际的宏大构想。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优秀作品的标准,童教授精心分享了多个往届获奖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乡村闲置空间活化利用、农特产品品牌升级、特色文化IP打造等多个领域,生动诠释了如何高效盘活乡村资源、带动村民增收。他特别指出,一些优秀团队通过大赛与乡村建立了深厚联系,甚至走上了乡村创业的道路,实现了赛事价值的延伸。童教授还以百家宴项目为例,剖析了优秀作品应包含清晰的乡村背景介绍、扎实的调研分析、明确的主创意与分支设计、可预期的落地成效以及可持续的未来规划。这为参赛团队提供了清晰的创作路径。
本次讲座内容充实、指导性强,童夏雨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分析,极大地激发了我校师生投身乡村、施展才华的热情,为即将到来的第八届“建行裕农通杯”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点燃了智慧的火花,也为浙江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创新创业学院 蒋君音 翁盛槟 傅许坚)